歷經數次居家生活的 “洗禮”,人們對居住環境有了更高需求。
人們對居住環境需求變高
這三年以來,大家經歷了數次居家生活,從學習到工作,再到日常生活,人們消費理念在升級的同時,對居住環境需求也在變高。
后疫情時代給我們帶來新的生活方式和住宅需求。張博為表示,“疫情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都有了一定的影響,尤其是生活方式的改變,孩子變成居家上網課,大人變成居家辦公,慢慢地大家也對入戶潔凈健康更加重視,大家也對居家運動有了逐漸的需求,但住宅并沒有足夠大的空間,人們對環境的改變而有了新的生活方式認知”。

(圖片來源:拍信創意,侵刪)
曹祎杰也認為,“疫情一定會給我們的生活方式帶來重大的改變,高密度的住宅環境下應當選擇新的生活方式,除了日常的防護以外,居家辦公成為最大的改變,比如房屋的分配,書房、辦公空間的需求增大”。
根據近70多年的中 國住宅需求的變遷,張博為認為人們對居住環境的需求在不斷地改變。他指出,1949年建國之后,當時的政策是“一人一張床”,那個時候沒有起居室,只有臥室,日常生活都在臥室里面;2004年變成了“一人一間房”,有了起居分離;2006年設計院開始研究戶型,對陽臺、飄窗進行研究怎么讓戶型變大;2014年國家放開二胎政策以后90平米已經滿足不了居住環境的需求,對集成家居等住房建設進行改造;2020年疫情的來到,對玄關功能的需求、對居家書房和運動空間的需求增大?!翱傮w來說,目前很多住宅面臨著適老化改造和新的功能性需求的變化,一個新技術的出現加上用戶對環保、快速安裝的需求技術手段,這對裝配式來說是個巨大的機會”。

(圖片來源:北京商報家居資訊-公眾號,侵刪)
住建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裝配化裝修技術創新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華耐智裝制造(河北)有限公司總經理曹祎杰
裝配式內裝是必然趨勢
隨著防控政策逐步放開后,裝配式內裝是也成為了一種必然趨勢。
我們采訪了一位從事建筑行業的李陽(化名),他講道,“與前兩年這個時候相比,最近公司接的裝配式定制需求的單子多了,與此同時,自己公司也最近在轉型”。
裝配式內裝是必然,它讓施工和維修變簡單。曹祎杰表示,裝配式內裝是必須要到來的,從產品的安全性、環保、健康、美觀性等來說。從建筑設計方面來講,人們在家待得時間越久,對功能性的需求會越多,從設計、產品到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一個人能解決的,要和建筑師甚至是和甲方一起聯動?!艾F在可以通過架空地面,包括我們整體衛浴的超薄底盤,也不需要架很高,比如,架高10公分就可以放在室內的幾乎任何一個地方。通過架空地面管線施工幾乎會變成明管施工,它不是暗埋的,施工過后架空地面給一個視覺上的隔斷,所以施工起來也會變的簡單,未來維修也會變得簡單,這些方式都是比較容易實現的”。
工業化裝配式內裝可以保護主體結構,更新的時候會減少損傷。張博為表示,傳統式裝修和裝配式裝修是兩種路線,現在的墻體都是固定的,不可變的,裝配式裝修或工業化內裝這個概念其實最早是在SI系統里面的,工業化裝修其實是技術、產業的問題,SI是一種開放建筑的概念。指的是主體結構和外圍護系統要和裝修內部的內裝以及管線分離開,這樣的好處是因為主體結構和外圍護耐久年限很長,裝配式裝修管線老化和需求的變化的頻率比較大,耐久年限比較短,這兩種系統混在一起無法分割的話,會對現有的住宅進行更新的時候造成二次傷害。所以,我們工業化裝配式內裝對主體結構是很好的一種保護方式,進行更新的時候會減少損傷,加上施工速度快、環保健康等特點,后疫情時代適合將我們的產品推出去。
裝配式如何打好居住環境牌
后疫情時代,人們的家居消費理念將進一步迭代,對“健康、功能性”等居家環境會有更高需求。借此消費需求風口,企業們都要積極擁抱變化,尋求多種方式去尋求向好發展的平衡點。那么,裝配式未來應如何打好居住環境牌?
要更加注重住宅的功能性。曹祎杰講道,一個建筑住宅在設計的時候首先要關注安全還有健康,其次就是每個部品的功能性,包括節能、環保,在滿足以上的條件下,再考慮其美觀性和使用性,現在是有機會朝著正確的方向去改變的?!懊總€人都是住宅的居住者,我們的需求在不斷的變化,是從零到一,從一到好的一個過程,人們對美好生活一定是有著更高的追求的,以前更注重住宅風格和面積,后疫情時代更注重住宅的功能性”。
張開飛補充道,在這個復蘇的過程中,功能強和低成本的產品更有市場。與此同時,裝配式共性更強,更能滿足個性化需求。張開飛解釋了“裝配式共性更強”更多的指的是標準化、模塊化、模數化,包括一些結構和工藝?!皬膫€性化上來說,分為兩個層面,第一個是裝飾面材,傳統裝修用的面材我們都可以呈現出來,包括任何一種設計效果;另一個就是裝配式更容易提供一些新的功能,更能滿足個性化需求”。

(圖片來源:北京商報家居資訊-公眾號,侵刪)
中 國建筑裝飾協會住宅產業分會專家、華耐智裝(天津)有限公司裝配事業部總經理張開飛
張博為指出,裝修的時候首先要把結構當作永久性,基本線路不動,只動末端的,這才是成本的關鍵;其次要有工業化思維,用全產業的視角找到自己的定位,把事做專,才能降低成本,這樣才能有利于產業的發展。
轉變思維是關鍵。曹祎杰最后總結道,思維和觀念上的進步至關重要,對于從業者和企業來說建立產品思維是關鍵。
(文章來源:北京商報家居資訊-公眾號,侵刪)